中国报道:沈鼓自主创新铸就强国重器

  9月10日,中国报道社发表题为《科学技术创新为老工业基地崛起注入内生动力》文章。其中对沈鼓通过自主创新铸就强国重器进行了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利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对于老工业基地沈阳而言,实体经济一直在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份额,可谓其“看家本钱”。如何发挥老工业基地既有优势,真正把实体经济当作“压舱石”,让老工业基地升级为新工业基地?科学技术创新无疑是最重要的抓手。

  中国外文局“振兴发展看辽宁”采访团在东软集团参访。摄影/人民画报 郭莎莎

  “压缩机一响,黄金万两;压缩机一停,效益为零”,这句业内俗语足见压缩机的作用。

  压缩机主要由非常快速地旋转的叶轮、转子及机壳构成。仅就机壳制造而言,技术就极为复杂。很长一段时间,业内都采取了比较落后的铸造方法,工序20多道,工期3—9个月,模型则经常由于砂眼、气孔、夹渣等缺陷而导致返工,成本、质量和交货期都很难保证。当时,世界上同种类型的产品的制造商也一直在寻求机壳制造技术的突破。

  1992年,沈鼓集团决定向这一世界级技术难题发起进攻,并把任务交给了杨建华。

  “当时领导给我一张简单的图纸,要求把150多个零部件拼装成一个高3米、长4米、宽3米、重20吨的机壳。没有类似的资料可借鉴,没有现成的工装可利用,当时的压力很大。”沈鼓集团首席工人专家、中国压缩机机壳拼装第一人杨建华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据杨建华回忆,当时他与徒弟们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凭借自己的经验,大胆地进行创新。反变形法、钢性固定法等新工艺,在上百个技术难点被攻破后一一建立起来。最终,我国第一台拼装焊接机壳诞生。以此产品为开端,在以后的十几年里,杨建华通过在生产中不断地改进、总结和提高,创造性地推出了“一四拼装法”,结束了中国鼓风机、压缩机机壳必须铸造的历史,工艺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一四拼装法”让沈鼓产品进入了大型化、高等级的新阶段。

  随着沈鼓技术的不断的提高,规模逐步扩大,国际几大巨头逐渐将沈鼓视为威胁,对其采取技术封锁。这让沈鼓集团认识到:无论如何都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自此,沈鼓更加坚定了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决心。

  沈鼓集团从始至终保持持久高强度的技术创新,生产了一大批先进产品。摄影/北京周报 张巍

  在西方跨国垄断巨头的眼里,大型乙烯压缩机是他们的法宝,决不给中国学习的机会。外表看似柔弱的姜妍,却成为打破外国垄断的“终结者”。她不仅主导设计了我国第一台乙烯压缩机,还是我国百万吨乙烯压缩机设计第一人,使我国变成全球上第四个具有百万吨级乙烯“三机”设计制造能力的国家。“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在这个代表石化工业装备顶配水平的领域,开启了“国产化时代”。

  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正是助推老工业基地崛起的代表之一,也是代表“中国智造”的一张靓丽名片。

  始终保持技术领先,带来了沈鼓集团持久高强度的技术创新,催生了一大批先进产品。据介绍,沈鼓集团三大类产品——离心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核电用泵均处于国内行业领头羊,其中国内大炼化市场离心压缩机占有率超过85%,125吨以上往复机市场占有率达90%。

  “多年来,我们从始至终坚持每年的研发费用占企业出售的收益的6%以上。同时还建立了研究院和设计院,创新产学研联合模式,形成了‘两站三院五中心’的技术发展新格局。”沈鼓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孔跃龙告诉《中国报道》记者,“未来我们还将矢志不渝坚持自主创新,倾力铸就强国重器,让装备中国走向世界。”

  还记得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举世惊艳的“北京8分钟”吗?24台移动机器人和舞蹈演员们的倾力演出将闭幕式推向高潮。传统而又富有底蕴的中华文化与现代而又充满魅力的AI在舞台上完美融合,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科技担当的当代中国。

  这24台移动机器人来自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此之前,全球范围内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的移动机器人演出阵容。移动机器人车体携带液晶显示单元,在表演中需要配合舞蹈演员完成一系列曼妙而复杂的舞美动作,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延迟和动作偏差。”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与公共关系部部长哈恩晶至今回忆起来仍激动不已,“针对当时的各种特殊情况,我们专门研制了全新的导航控制算法,升级了机器人的通讯系统,确保所有机器人准确无误地接收指令。”

  额定负载高达65吨,定位精度±5厘米,最大工作速度7米/秒,制动距离小于13米……今年6月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新加坡港,一款港口移动机器人惊艳亮相,而自主设计研发这款重载型移动机器人的生产商,也是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PSA新加坡港务集团作为全世界第二大港口运营商,拥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行业经验,经营着全球最大的中转枢纽港。

  “2017年8月,几经周折,我们与PSA新加坡港务集团取得联系,而此时已有海内外5家有名的公司的30台重载机器人在新加坡港进行现场试用。我们向对方详细的介绍了自己的技术优势,最终他们答应给我们一次机会。”哈恩晶回忆道。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机器人独有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摄影/北京周报 张巍

  据哈恩晶介绍,PSA新加坡港务集团针对研发项目提出了一系列技术需求。尽管新松在移动机器人行业具有雄厚的技术储备和高质量客户群体,还率先研发了电磁感应供电移动机器人、户外巡检移动机器人、双车联动移动机器人、大负载移动机器人等创新产品,但室外重载移动机器人这个特殊领域,对于新松团队来说还是首次尝试。

  面对全新的研发领域和经验比较丰富的强劲对手,新松团队毅然接受挑战并启动项目。最终,突破重重技术难点,设备样机于2018年10月在青岛新松产业园装配完毕,并发往新加坡港运行试用。

  “PSA新加坡港务集团以全球顶级的港口运营管理标准,对新松港口移动机器人进行了严格的性能测试和审查,最终我们获得投标资格。在竞标环节中,新松公司成为3家中标企业中唯一一家中国企业,这也标志着新松室外重载型移动机器人正式步入国际市场。”哈恩晶说。

  “创新是新松的灵魂。只有靠创新、靠技术才能抵御风险,才能在危机中把握机遇。”哈恩晶坦言,“因此新松在国际、国内均设立了创新平台,致力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因为人口基数大,我国对CT的需求量十分巨大。然而,当时国内市场完全被美、日、德几个跨国公司所垄断,价格昂贵,且大部分医院充斥着国外已经淘汰的二手CT。

  1994年,我国第一台CT科研样机在东北大学研制成功,1995年CT项目并入东软集团。东软集团利用自己的软件优势开始了CT制造技术的攻关。东软创造“用软件代替硬件”的路径,结合现代电子技术、集成技术、IT技术等,于1997年推出国内首台CT。

  东软集团大力投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国产CT向超高端发展。摄影/人民画报 郭莎莎

  2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东软医疗一次次改写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史:中国自主研发的全身CT、螺旋CT、超导磁共振、DR设备、三维彩超、直线加速器等里程碑式的创新成果,都在东软医疗诞生。

  “这是东软医疗超高端 256 层宽体能谱 CT——NeuViz Glory 耀世,提供覆盖扫描、成像、处理、诊断到服务的全流程化的应用,从源头开始保证图像质量,比肩国际顶级设备的水准。”东软医疗CEO武少杰非常自豪地告诉《中国报道》记者,“这款CT的探测器、重建算法等核心部件由我们自主研发,引领着国产CT向超高端发展。”

  在参观过程中,讲到血管机,武少杰更为自豪。目前,国产的血管机为数不多,整个市场占有率上,中国本土不到 5%,95% 的血管机都被进口品牌占据。“我们推出的悬吊双中心七轴智能血管机——NeuAngio 30C 汉武,将真正填补中国在高端血管机市场的空白。”武少杰讲道。

  武少杰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今年5月,东软医疗首发全新战略性产品线MDaaS(医疗设施和医疗影像数据服务)。“东软医疗除了硬件方面的优势,还有别的设备企业不可比拟的软件优势,我们将积极追求硬件的成熟和完善,全力发展软硬件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未来还会深度参与医疗设施平台的建设。”